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
开谍战舞剧先河 “爆款”作品再回上海
自2018年上演来,“电波”热迅速席卷全国,演出票一票难求,好评如潮。横扫各类大奖: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“文华大奖“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奖“
2020年度,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更是打破了舞剧的演出记录:118场演出、巡演全国23城、151天跨越全国总里程40106公里!
谍战题材的舞剧,是舞蹈界长期空白的领域。用不开口的肢体表达复杂的剧情、多重的人物和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几乎是舞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突破线性结构,让舞台学会“讲故事”。“舞剧蒙太奇”“倒带式回放”“可移动景片”等创新性艺术手法被带到了舞剧里。
新民晚报曾用“呈现电影大片既视感”形容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。打破回忆与现实的屏障,以全新的艺术形式诠释了经典故事的当代感动。
红色是中国人民的基因 “电波”只是激活了它
这是“电波”的第四年。“电波”的大火,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革命烈士挚爱和怀念。在不久前,光明网的专题视频中用了这样一句话“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日常生活情感彰显九死不悔信念”。
这是一部红色题材的作品,但全剧没有一句口号,“嘀嘀嘀”的电波声穿插全场,颤动着观众的红色血液。
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表示,细节与真实,是吸引他们的关键。“当我们把每一个细节做好,让舞蹈回归真实生活,就有了一种圈粉能力”。与其他革命战争题材不同的是,在对英雄的描述中,不仅展现主人公坚定的信仰和赴死的勇气,也通过一系列的柔情片段展现英雄座位一位普通人的细腻情感。在春晚演出的《晨光曲》正是这一情绪的表达。编剧罗怀臻说,这也正是这部作品能够打动观众、让观众感同身受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团长陈飞华认为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都有红色基因,在观看“电波”这一刻被激活了。观众在这里,穿越时空,与个革命先烈对视。
作品介绍
取材自“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”人物之一——李白,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,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,融入青春色彩、红色记忆、浪漫情怀、谍战氛围等元素,通过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,把石库门、弄堂、马路、报馆、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,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、唯美的意象表达、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,再现了为我党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、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。
全剧时长约两小时,分上下半场,从李侠与兰芬假扮夫妻在上海开启潜伏生涯开始,长达 12 年的岁月里,他们每日行走在生与死的刀锋上,秘密用电波传递着情报。谍影重重的上海,谁是敌人,谁是朋友?身边充斥着暗箭冷枪,数不尽的同志英勇就义,撕心裂肺却唯有吞声饮泪。无声的枪口,紧张的追逐,李侠夫妇一路患难走过。“天”快亮了,却迎来生死抉择。坦然发送出最后一份电报,李侠笑对牺牲!长河无声奔去,唯爱与信念永存。